三是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针对重点区域突出的生态问题,科学确定一批重点工程。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持续提高天然林质量和稳定性,着力加强三北等生态脆弱区林草植被保护修复,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退耕地类和范围,稳步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
四是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在山东、河南等省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探索总结科学绿化的经验。
五是着力提升绿化质量。坚持科学绿化目标导向,制定国土绿化成效评价办法,修订造林技术规程,农田防护林、草原围栏建设等技术标准。组织各地制定主要乡土树种草种名录,对新造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加大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力度,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加大人工针叶林改造,开展健康森林建设。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将由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
《指导意见》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3个部分共16条,有4个关键词,一是在哪里造,二是造什么,三是怎么造,四是怎么管。
三是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针对重点区域突出的生态问题,科学确定一批重点工程。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持续提高天然林质量和稳定性,着力加强三北等生态脆弱区林草植被保护修复,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退耕地类和范围,稳步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
四是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在山东、河南等省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探索总结科学绿化的经验。
五是着力提升绿化质量。坚持科学绿化目标导向,制定国土绿化成效评价办法,修订造林技术规程,农田防护林、草原围栏建设等技术标准。组织各地制定主要乡土树种草种名录,对新造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加大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力度,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加大人工针叶林改造,开展健康森林建设。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