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如做人
2020-10-12

  2020年5月10日,西安市苏福记被爆出因顾客要求菜品重做,厨师向炒菜锅吐口水的新闻。7月16日,因疫情延播的央视3.15晚会又爆出汉堡王相关食材的内幕。一时间厨师的职业道德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厨师烹制的菜品不仅是供人们食用的,而且还与每一位食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做为一个合格的厨师,不但要掌握精湛的厨艺,还要具备高尚的厨德。学艺先学德,做菜如做人,德艺要双修,德居艺之前,厨艺为本,厨德为魂。

  父亲早年在闹枝林场工作时,因为心地善良,待人宽厚,工作任劳任怨,被领导选派到食堂跟着大师傅帮厨。大师傅对父亲的到来颇有敌意,过去有句老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开始大师傅总是让父亲干些择菜、切菜、烧火、洗刷等粗活,炒菜的手艺却一直密不传授。父亲没有一点怨言,总是默默的把大师傅安排的活干好,每天都是第一个进厨房最后一个离开,为了把菜切好,不知将手指割伤过多少次。时间长了,大师傅终于被感动了,炒菜时也让父亲在旁边看了。那时候的师傅没有手把手教徒弟的,全靠自己眼勤手勤去学。年轻的父亲很是勤奋,除了向师傅请教,就苦练炒菜技艺,不断的进行尝试。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厨房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的厨艺进步的很快,炒的菜也越来越有味道,很快就可以独挡一面了,那时父亲还不知道学到手的厨艺会在改行之后还经常的有用武之地。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小城的人们在办红白喜事时很少有去饭店的,都是在家里摆桌,在院子里支上大锅,买来各种食材,请大师傅来给上灶,吃的实惠不说,还可以省下不少钱。这样的大师傅非常受人尊敬,但也的确辛苦,因为不单纯是炒菜手艺好就能胜任的,还要负责整个宴席的统筹,同时还得具备指挥调度的能力和丰富的临场经验。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做为大师傅是多么的不容易。接下活后要根据主家摆放的桌数和提出的价位,提前列出菜单和所需食材及调料的数量。列菜单时要考虑到不同季节,冷热菜的搭配和荤素菜的调整,讲究一个色香味俱全。食材和调料的数量要计算好,多了会给主家造成浪费,少了不够到时就抓瞎了。那些年不像现在商店林立、食物丰富,缺啥临时买点或者打一个电话就能送货上门。当时物资紧缺,商店就那么几家,买少了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所以称职的大师傅要掌握各种食材的时令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正日子的前一天要到主家处理各种食材,需要蒸煮的、过油的等全部备好。正日子当天,除了炒好大锅菜,还要调度好烧火的、挑水的、传菜的、洗碗的一干人等。大师傅就像一位将军,虽然打下手的人不多却宛如指挥着千军万马,虽然只是准备几桌或几十桌菜,却如同在进行一场决胜之战。那时父亲虽不在饭店工作,但在小城厨界已小有名气、颇有口碑,工作之余经常被人请去上灶,不管对方的地位高低,给的钱多少,父亲都是当成自家的事一样,尽心尽力,让主家满意。因为父亲懂得,做为厨师要对职业有敬畏感,烹制出的菜品要让人吃后是健康、营养、愉悦的。安身之本资于食,救命之道方用药。在三百六十行里,唯有厨师和医生的衣服是白色的。父亲把自己烹制的菜品都当成命一样对待,每盘菜在上桌前都要亲自查看,不能有一点疏漏,因为稍有闪失就可能给主家和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那时盘在外面的锅灶没有抽油烟设备,在锅灶前烟熏火燎忙活两天除了能得点微薄的辛苦钱外,再就是赚了一身的油烟味。

  父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也识不了多少字,但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在他心里是根深蒂固的,这对我们子女来说受益匪浅。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他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长大后,成了我的座右铭,也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

 (作者 吴焕麟)


 

版权所有:吉林森工临江林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439-505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