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木耳种植之旅
2020-09-16

  一日我们全家正忙活着准备晚饭,老公一边清洗着木耳,一边跟儿子讲起他小时候同爷爷种植木耳的趣事,儿子兴趣满满,嚷着也要爷爷带他种木耳。这事爷爷非常有经验,况且又是大孙子的要求,便满口答应了下来,于是,一家人说干就干……

  爷爷先给我们科普了一下种植木耳的知识,告诉我们现在东北黑木耳种植一般是两种方法:一种是菌袋种植法,这种方法是现在黑木耳培育的主流方法。它是将木屑及秸秆等原料放入特制的塑料袋中,经过灭菌、接种、养菌等工序,自然放置、生长。市面上现有的东北黑木耳,也基本上都是菌袋种植出来的;另一种是人工木段种植法,当年爷爷领着爸爸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它是在一米多长的木段外表面打上圆洞,将木耳菌种到洞里,堵上木耳塞,放置在露天场地,自然环境下,就能生出黑木耳了。

  听得入迷的儿子,一下子搂住爷爷的脖子说:“我的好爷爷快领我种植木耳吧。”逗得爷爷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好、好,这次我领大孙子种木耳。”

  一家人合计之下,决定把老房子屋前靠近河边的荒地收拾一下,开发出来领儿子种些木耳。在这块荒废的地里有李子树、有葡萄树还有三株橡树。爷爷说橡树这样的树种是适宜种植木耳的,可以砍下来种木耳。爷爷说:“根据早年的经验,伐树的季节要在12月上旬到来年的1月底之间进行,在采伐之后要让它干燥半月左右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剔枝的工作,我们现在可要抓紧时间了呀。”说做就做,爷爷和老公带领我们来到老屋前,将三株橡树全部“放倒”,并同时开始联系准备菌种。

  爷爷说,种木耳最好的气温是5℃以上,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杂菌感染,提早出耳。于是我们选择在4月下旬一个雨后初晴、无风的日子开始种植木耳。

  全家分工明确,老公做力气活,在橡树干上打孔;爷爷则拿着木耳菌种拜成一块一块合适大小往打好的孔里塞。儿子哪都好奇,蹦蹦跳跳的这看看、那做做,但最终还是和奶奶一起用木塞封口比较适合他,每塞一个木塞儿子都要喊奶奶看看塞的合不合格,并对奶奶说:“奶奶你不用干了,这活都包给我了。”乐的奶奶直夸大孙子能干活了。我则用锤子将木塞敲入,使之与木段外表皮平齐。接完种后,爷爷和老公将木段在地里摆成井字垛。

  本以为接种完成就大功告成了,爷爷却说,这才只是开始,要想种出优质的木耳,后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每隔一周,爷爷都带着老公到地里进行翻垛,黏人的儿子总是跟着。爷仨把位于上层的木段移到底层,位于里边的木段移到外边,促进每段木段发菌一致。同时还要每天观察,如果木段干燥了,就要进行水分调节,在木段周围地面洒些水,或者直接往垛上喷适量雾状水,但切记要早晚进行,以促进菌丝生长。翻垛时儿子总是帮倒忙,不过洒水他还是比较喜欢的,没过多久,儿子翻垛、洒水就干得特别熟练了。

  大约一个半月后,爷爷喊大孙子说:“走,今天带你去排场!”儿子歪着脑袋问爷爷:“啥是排场呀,是要叫好多人,放鞭炮,大吃一顿吗?这和种木耳有什么关系呀?”爷爷听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爷爷抚摸着他大孙子的头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的。所谓‘排场’就是用一个圆木作枕木,把木段一头搭在枕木上,另一端着地,每半月要结合翻段把耳木上下调头一次,大约过个四五十天小木耳长出来了,再把木段两端调整成搭在枕木上,和地面平行放置,十天半个月的翻段一次,才能保证耳片生长均匀一致呀!”儿子听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又摇着头,直呼好麻烦呀!

  经过一次“排场”,儿子累得满头大汗,坐在地上耍起“熊”来,直呼好累好累:“这么久了还没有长出大木耳,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呀,我不干了……”老公见状坐到儿子身边,开始了他一贯的“以理服人”:“儿子,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的道路都是崎岖而漫长的,大到革命胜利,小到运动冠军,大家都是因为持之以恒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碰到点困难就退却,怎么能算是男子汉呢?”

  父子两个静静对望了很久后,儿子坚定地点了点头:“爸爸,我知道了!”随后由地上爬起来继续干了起来。望着那小小的、坚定的、被汗水浸湿头发的身影,我会心地笑了,儿子渐渐长大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木耳耳片伸展的速度减缓了,耳根也缩细了,肉质变得肥厚,并伴有白色孢子附着在耳片上,木耳终于成熟了,可以采摘了!看到自己种植的木耳丰收了,全家人都露出满足的笑容。儿子更是兴奋地跑来跑去,嘴里不停喊着:“我会种木耳了,我会种木耳了!”

  短短几个月的木耳种植经历,对儿子的影响却不可估量。他不但在全程参与中增加了知识和技能,更切身体会到了辛勤劳作后丰收的喜悦。最让我欣慰的是,在木耳种植过程中,他渐渐懂得并做到了持之以恒。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家人送给他的这份“精神大礼”会让他受益终生。

  儿子,天道酬勤,永不言弃,妈妈祝你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发扬“种木耳”精神,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

 (作者 俞志丹)


 

版权所有:吉林森工临江林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439-505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