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临江刨花板分公司解体后,我与14名同事一起被分到了临江林业局森林调查设计处,有幸加入了白山市劳模张忠才任队长的外业设计二小队。到岗报道后,我们接到的第一个指令就是利用冬天的短暂闲暇时间跟着老师傅们学习业务。第二年的四月十五日,“入门菜鸟”的我便跟着师傅们开赴沟里,开始了自己的小队设计生活。当时的我不曾想过,自己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年。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我们同批15个人至今仍留在岗位上的只余5人,其他人都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设计小队。作为留到最后珍贵的“五分之一”,我想自豪地说一句:我,是森调人。
火烤胸前暖
风吹背后寒
作为“林三代”的我,从小就听着开过“七吨半”小火车头的爷爷和开着“大内燃”机车的父亲讲述他们的林区生活故事长大,林业工人“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起初,年少懵懂的我并没有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艰辛,只是对他们口中的林中趣事、乐事印象颇深。直到我也成为一名林业工作者,经历过冬天野外作业的艰苦后,我才明白这话说的是如此贴切。
那年冬天,我们小队赴柳毛河林场进行主伐设计。天寒地冻,我穿着里三层外三层进林子里干活,即便穿这么多,仍然挡不住寒风凛冽。对担任记账员的我来说,热水在冬天最大的作用不是喝,而是暖手——因为戴着棉手套记账不便,戴着线手套又冻手。没办法,最后我只能怀里揣着一瓶热水,一边记账,一边暖手。
午饭时间,大家早上带来的馒头早已冰凉,于是架起小火堆烤着吃——胸前的确是暖的,可背后依然是刺骨的寒风,前辈诚不欺我!“咋样,遭罪吧?再坚持一下午,就能回家猫被窝里暖和暖和了!”“总裁”队长看着一边啃馒头一边暖和手的我乐呵呵地安慰。那一刻我才真正了解到,像队长这样干了一辈子森调工作的老兵曾走过怎样的艰苦,而他们身上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在当代又是多么宝贵。
歇一会 眼睛疼
这是发生在我们小队内业人员身上的真事。
因为设计工作的独特性,为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进度,队员们白天需要进林子作业,形成的内业资料当天晚上就得做出来。有一次赶上工作量大,我和同事白天累得要命,晚上吃过饭还不能歇着,一大堆内业资料等着整理呢!干到十二点多,同事拿着水杯站了起来:“咱俩歇会吧,我眼睛疼”。我也会心一笑搁下笔来“歇会歇会!田工说马克思曾经说过,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说罢我俩都哈哈大笑。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俩还是认认真真地把剩下的工作都做完才睡觉。
记得我们刚到单位时,领导告诉我们要把一个词牢记于心——“信心”。不同于印象中的理解,领导说,“信心”这个词其实是由“自信”和“用心”两个词合成的。身为内业人员,“自信”是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外业实践工作得来的,“用心”则全靠自觉性和上进心。想要把工作干好,一是靠能力,二是靠态度。“信心”二字,把工作需要具备的品质归纳得如此简洁,对我来说终生受用,也引导我今后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踏踏实实,稳中求进。
弟兄比媳妇亲
每年全年设计任务结束后,我们小队总会聚在一起,唠一唠当年的收获。一次在饭桌上,队里的老大哥开玩笑:“咱弟兄们住一起的时间比跟媳妇的时间都长,关系比跟自己媳妇还亲!”话音一落,大家都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细品,还真是大实话!——作为森调工,初春树木发芽,我们向森林进发;盛夏百花齐放,我们顶着炎阳工作;深秋枝黄叶落,我们仍在林间穿梭,冬天雪花飘落,我们才踏上回家的路。一年中的一多半时间,大家的确都是一起在森林中度过的。和互相照顾中,同事间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驻寨期间,不论工作还是生活,弟兄们都相互照应着。出发前,大家互相提醒有没有落下作业工具、饭带没带、水够不够;天气不好的时候会互相叮嘱带把伞,多穿件衣服;赶路时大家互相照看,哪儿有坑哪儿有蜂窝,都提醒绕着点走;下班后,队员们边互相检查身上有没有草爬子,边分享当天的趣事;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该是晚饭后了,弟兄们没事就坐在一起开个学习会,总结工作得失,或者唠唠嗑吹吹牛,融洽的氛围让人即使想家,日子也不会太难熬。在我们心里,弟兄们就是家人,是至亲的人。
哥们儿 坚持啊
在二队工作两年后,我离开了一线,调来处里负责内业审核工作。虽然人不在小队了,我还是时时惦记着小队的弟兄们。
前几天连雨天,我下班走在街上,看见行人匆匆,有人没带伞顶着雨小跑回家。这一幕让我想起在小队工作时下雨挨淋的情景,忍不住跟好哥们儿通了个视频。时间已经是五月末了,身处山场的哥们儿还穿着大棉袄。“咋整的还穿个大棉袄,体格子也不行啊!”“拉倒吧,八公里还有雪呢,嗷嗷冷,现在电暖风还开着呢,要不就冻干巴了!”兄弟的话仿佛一下把我拉回两年前,那年开春赴柳树河林场驻寨作业时,也是我和他两个人,晚上裹着大棉袄坚持核对内业材料,遭罪固然遭罪,可我们也坚持下来了。
回过神来,我问哥们儿这几天干活是不又被大雨淋了,答案是肯定的。有时候老天就是不照顾人,眼瞅着一个小班即将检尺结束,偏偏就下起了雨,为不耽误工作进度,队员只能冒雨把剩下的活干完。而且越是下雨,手上越要细致,就怕忙中出错导致设计资料不准确。
“太辛苦了。”视频那边的兄弟叹了口气:“再坚持半年就能休息休息了,干吧!这就是咱的工作。”说的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森调工作,寒食凉饮、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一年和家人聚少离多……即便如此,也还是有这样一群人在年复一年地坚持坚持再坚持,勤勤恳恳,苦中作乐。
我们是未来的希望
最近,单位又来了几名年轻的新同事,大部分是95后,比我小几岁,算是同龄人。大家现在都随着小队在沟里学习和工作。偶尔我们会在设计二小队微信群里聊上几句,他们也说森调工作苦,但是愿意坚持下去。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刚到单位时的样子:朴实稚嫩,却对工作充满了干劲儿。
我告诉他们,一定要多跟老同事学习,不仅仅是工作上的经验,更多的是要学习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各方面能力都磨炼成熟后,就是我们年轻一代大展身手的时刻。
老一辈是林业的先驱者,而我们,是未来的希望。
(作者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