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会在派出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走完我的职业生涯。毕竟,再有半年时间,我就要退休了。没想到,在这个春天 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竟让我退休前的平淡岁月变得如此慷慨激昂。——冲锋的号角和战斗的鼙鼓在我的血液中鼓噪、奔腾,让我仿佛穿越回了年轻的岁月、刚刚从警的时候,奋斗、奋斗、奋斗,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而勇往直前地奋斗!
“你好!请问你最近有没有发烧、咳嗽、气喘、乏力等症状?如出现这些症状,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外出,勤通风、勤洗手,外出必须戴口罩……”——这是疫情发生后,我每天都要对桦树地区居民群众反复叮嘱的几句话。桦树是个小镇,地方不大、人口不多,这里不认识我的人几乎没有。入户排查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时,一些齿摇发落的老大娘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小蔺子,今年又不回家过节啦?”——是啊,已经十几年没有陪家人过春节了。我总觉得自己是老警,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学习和生活上,都应该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所以逢年过节我总是主动留守所里,把回家过节的机会让给年轻民警和家在外地的民警。这一让就是十几年,我从“小蔺”变成了“老蔺”,唯有这些亲如家人的老居民们,还总是“小蔺、小蔺”地叫着……
省局和分局的疫情防控方案前后脚下发的时候,是腊月二十八。年轻的新警们刚刚踏上回家的旅程,只有我和所长、教导员还留在所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没有时间坐等警力返回,立即召开三人会议,传达分局防疫方案和工作要求,明确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分头行动,迅速同驻地林场、镇政府、社区和疾控部门取得联系,达成共识,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在短短三天时间里,就把辖区所有居民住户清查了一遍,重点地区返回人员的信息飞速传回分局;在出入临江林区的必经路口设立起了24小时执勤卡点,全面查控过往车辆和人员,为了不漏一车、不落一人,真是连眨下眼都很慎重。信息收集上来了,“关口”也把住了,群众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我们却丝毫不敢松懈,就怕自己一时的疏忽和懈怠,可能让疫情流入林区、危害群众。
今年春节来得早,没有以往“春打六九头”的大地回春,有的只是三九严寒与漫天风雪。尽管省局配发的多功能服、军工棉皮鞋已经十分厚实,但仍然抵挡不住深山里的凛冽寒风——冰雪迷蒙了眼睫、霜花挂满了帽檐和口罩、双手红肿皴裂、脚冻得像冰坨子一样……但我们没有退缩——同群众的安危相比,这点辛苦和伤痛算得了什么?!
我们在为群众坚守、付出,群众也同样记挂着我们——辖区居民周女士看见我们每天顶风冒雪辛苦站岗,既感动又心疼,悄悄去超市买来枸杞和红枣,每天烧一大壶热热的枸杞红枣茶送到执勤卡点来,让我们暖身子、增能量。二委张老三家的小孙子,才刚满三周岁,非拽着妈妈去买热力贴,一定要亲手送给平时总逗他玩的“蔺爷爷”……在这个疫情肆虐的严冬里,我们同群众休戚与共,彼此关爱、彼此温暖。
公安队伍从来都是一支招必回、战必上的队伍。大年初一,我们年轻的民警和辅警纷纷放弃节假,重返岗位。我和这帮大小伙子的关系向来很亲密,他们刚来所里的时候,对工作比较生疏,我便将一个老片儿警攒了
30多年的“家底”一股脑儿地兜给他们,为他们释疑解惑;山中岁月单调枯燥,在他们蔫儿巴了的时候,我便跟他们讲故事、逗闷子,让他们尽快调整心态,开朗起来。慢慢的,这群年轻人跟我打心眼里熟络起来,常常亲切地叫我“老头儿”。现在,这帮小子回来了,哪里还肯让我在雪地里吹冷风呢,俩人一左一右架起胳膊就把我拖回了所里,塞到值班室插了电褥子的床上,让我“老实呆着”。
可疫情当前,我哪里能呆得住呢?又怎么舍得让这些孩子没日没夜地坚守在风雪弥漫的路口,而自己却置身事外呢?所幸大家都忙得昏天黑地,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我悄悄溜出派出所,重返执勤一线,同全所民辅警一起坚守、共同奋斗。
时间无声地流逝,战“疫”仍在继续。我们始终坚守在前,把林区群众的安全牢牢守护在自己身后。疫情当前,警察不退!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让我感到自己平凡的岗位原来如此重要;从没有人像这些奋战防疫一线的民辅警和支持参与防疫的群众一样,给予我震撼心灵与灵魂的感动。我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以卓越的智慧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而这段既艰苦又励志的战“疫”岁月,终将为我三十年的森林警察生涯画下闪光而圆满的句号,成为我永生难忘的记忆。
(作者 蔺绍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