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 L.)是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杨树的主要枝梢害虫。该虫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次年春化蛹,成虫在枝梢上咬"U"字形刻槽产卵,幼虫钻蛀枝梢,被害处形成纺锤状虫瘿,阻碍养分的正常运输,导致枝梢干枯、风折,影响林木生长成材。
一、一般虫情调查
(一)虫情调查次数
虫情调查每年进行两次。1、老熟幼虫越冬前;2、老熟幼虫越冬后。
(二)标准地的设置和标准株的选择
在踏查的基础上对青杨楔天牛发生区成片林每300-500亩的林内设一块株数不少于100株的标准地。如虫情变化较大,可适当增加标准地的数量。在标准地内随机或采用"Z"字形抽样,选取标准树20株,四旁绿化及防护林带每隔100-300株选1株进行调查。
(三)幼虫期调查
老熟幼虫越冬前和早春越冬幼虫化蛹前,在标准地内的标准株上,每株抽取不同高度、方位的2年生样枝5枝,量取样枝长度(不包括当年生枝长度),统计样枝有效总虫瘿数量,填写青杨楔天牛幼虫密度调查表(表1)。
(四)虫情调查情况的汇总
1、发生面积的统计:按幼虫平均每1米枝有0.1个有虫虫瘿算起。
2、发生等级:
平均每米枝有虫虫瘿数量(个) 轻 中 重
0.1-0.3 0.4-0.6 0.7以上
3、在幼虫调查结束后,应按青杨楔天牛发生情况汇总表(表2)汇总,并完成虫情分布图和虫情报告三项材料,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系统虫情调查
(一)标准地
在青杨楔天牛发生轻、中、重的林地,设立3-5块固定标准地和若干块辅助性标准地,每块标准地的标准株不少于20株,标准地建立后,根据林地状况填写青杨楔天牛标准地因子调查表(表3)。
(二)蛹期调查
从4月上旬开始,每隔1天从辅助性标准地内林间剪取虫瘿100个以上(低虫口时剪取50个虫瘿),根据参考资料"青杨天牛蛹发育进度分级表"统计化蛹数量,填写青杨楔天牛蛹发育进度调查表(表4)。
(三)成虫期调查
在调查蛹发育进度的同时,调查记载羽化的雌、雄成虫数、出孔数等。填写表4和青杨楔天牛蛹(成虫)期调查表(表5)。
(四)卵期调查
在观察成虫羽化的同时,记载标准株上卵的刻槽数、卵粒数,并做标记(至少标记500粒卵),记载卵孵化的幼虫数、寄生数,在产卵后期,要清查标准株上所有的羽化孔数,填写青杨楔天牛卵(幼虫)发育进度调查表(表6)和青杨楔天牛卵(幼虫)期存活率调查表(表7)。可根据雌性比、平均每株的成虫数和产卵量,求算每雌产卵量。
(五)幼虫期调查
卵开始孵化后(约在5月上旬开始),每两天在标准地内的标准株上检查或在标准地外林内解剖100个虫瘿做辅助性调查。记载一期幼虫(指在树枝韧皮部环食的幼虫)、二期幼虫(指在树枝木质部内取食的幼虫)的死亡情况,检查各期幼虫数量,填写表7。
(六)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汇总
1、根据标准地调查与观察,对表5、表7进行汇总,填写青杨楔天牛发生期调查汇总表(表8)。
2、根据表4、表6汇总,填写青杨楔天牛发生量调查汇总表(表9)。
3、在青杨楔天牛发生期,根据需要记载有关气象因子或就近向当地气象部门抄录。
4、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观察结果,幼虫越冬后报告全年观察技术总结和汇总表。
三、预测方法
(一)发生期预测
天牛发生期的预测主要是成虫羽化出孔期的预测。
1、期距预测法 在林间调查得到化蛹率达到始盛期(16%)、高峰期(50%)、盛末期(84%)时,各期所对应的日期加蛹历期,便预测出天牛羽化出孔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即:天牛成虫羽化出孔始盛期(高峰、盛末期)=幼虫化蛹始盛期(高峰、盛末期)+蛹历期。
2、分龄分级推算法 在蛹期调查各级蛹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然后由最老的虫态开始倒着往回累加,当累加到16%、50%、84%的标准时,加该级蛹至成虫的相应历期,便预测出成虫出孔的始盛、高峰、盛末期。在百分率累加时,往往加上某一级蛹的百分率,以后累加值大于某期的标准,这时一般只加该级蛹历期的一半或用等比内插法推算出相应加的天数。
如89年5月12日调查46个虫瘿,其中出孔成虫2个,羽化未出孔的25个,出现"仆"形斑3个,复眼变褐8个,初蛹1个,出孔率5%,羽化未出孔62.5%,出现"仆"形斑7.5%,复眼变褐20%。5%+62.5%=67.5%,大于高峰期(50%),此时羽化成虫的历期不是5.5,而是5.5×(50%-5%)/62.5%=3.96≈4。即预测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12+4=16),为5月16日。
3、查表法 在蛹期的任何一日调查,算得某一蛹态以上的虫数占总虫数的百分比,然后查参考资料青杨楔天牛发育进度理论值表,得出此百分率所对应的日期值与成虫出孔期的日期值,二者相减得出该日距成虫出孔期的期距,推算出成虫出孔期。
4、有效积温预测法 当调查得到天牛化蛹始盛期(16%),高峰期(50%)和盛末期(84%)的临界值时,利用当地的气象预报或历年的气象资料,得出后一个月的平均气温代入有效积温公式便预测出成虫羽化的始盛、高峰、盛末期。因为天牛羽化后至出孔需5-6天,所以当求得历期后,应加5-6天作为预测的出孔日期。
N=(K±Sk)÷[T-(C±Sc)]
N:各虫态历期;C:发育起点温度;T:发育期内的平均温度;K:有效积温;Sk:有效积温标准差;Sc:发育起点温度标准差。
如:山西省朔县蛹期预测式为:N= (219.5±15.33)÷[T-(2.81±1.68)]
5、物候预测法 天牛发生期与某些植物的发育阶段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一关系与某些植物的发育阶段作为指示物,经长期观察建立物候期表(见预测参考资料),进行发生期预测。
(二)发生量预测
1、用种群趋势指数(I)预测发生量 在本代产卵结束即七月上旬以后,在林间抽样调查,检查记载当年的产卵数(LXi+1),并除以上一年的产卵数(LXi),得出种群趋势指数(I)。
若I〉1种群上升;I=1种群平衡;I〈1种群下降。
2、用存活率预测成虫发生量
成虫数=总卵量×卵期存活率×一期幼虫存活率×二期幼虫存活率×蛹期存活率
运用此模型预测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都可以进行,其方法是通过在林间作抽样调查解剖,记载各发育阶段的死亡数和存活率,然后将总卵量与已知的存活率代入上述模型,再通过青杨楔天牛平均存活率表(见预测参考资料)查出未知的存活率,代入模型便算出预测成虫数。
3、用最优预测式预测成虫数量
根据不同林分类型的最优预测式推测。
一般丰产林:LgNA=1.1905Lg(N1P1P2P3-0.398)
NA:预测成虫的数量;N1:调查的总卵量;P1:卵期存活率;P2:一期幼虫存活率;P3:二期幼虫存活率。
附:山西省预测参考资料
防治指标
研究表明:苗圃地经济阈值为0;1年生丰产林只有主梢最适合天牛寄生,以预测为主;3年生以下林分主要保护主梢不受害;4年生以上则着重考虑减少对生长量的影响。
一、杨树丰产林允许受害密度
林龄(年) 2 3 4 5 6 7 8
虫数(头/株) 9 16 26 30 39 47 57
虫瘿数(个/株) 19 32 40 66 84 103 123
二、青杨楔天牛蛹发育进度分级表
发育级 发 育 进 度
一 初蛹为黄白色。
二 复眼颜色逐渐加深,经7-8天变为褐色。
三 上颚等部位颜色加深,最明显的特征是中胸背板出现"仆"形斑,此阶段历期为8-9天。
四 蛹体其它部位颜色逐渐加深,经5天左右蛹体脱皮变为成虫
五 初羽化成虫为灰白色,经1天后颜色加深,鞘翅形成,以后用上颚咬羽化孔经5-6天爬出孔外。
三、青杨楔天牛存活率(%)
林 分 类 型 卵 期 一期幼虫 二期幼虫 蛹 期 总存活率
高额丰产林 79.19 30.27 33.27 94.42 7.53
一般丰产林 82.20 32.18 38.29 87.91 8.91
小 老 树 林 84.78 35.71 38.10 84.72 9.77
四、青杨楔天牛蛹各发育阶段距成虫出孔高峰期的期距值
发 育 阶 段 初 蛹 复眼变褐 出现"仆"斑 羽 化 出 孔
日期值(天) 13 20.5 29 34 39.5
期距值(天) 26.5 19 10.5 5.5 0
五、青杨楔天牛物候期
发生期 始见期 始盛期 高峰期 盛末期
初 蛹 丁香花蕊萌发,加拿大杨花盛开。(33) 桃花盛开。(26.5) 群众杨、小黑杨叶初展,李花盛开。(20.5)
复 眼
变 褐 丁香花蕊萌发,加拿大杨花初开。(33) 杏花盛开,苹果展叶,柳絮初见。(26) 杏花盛开苹果展叶,柳絮初见。(26)
丁香花初开榆叶梅、李花盛开。(19.5) 群众杨、小黑杨叶初展。(19)榆叶梅始落花,李落花末期。(10.5) 丁香、东北小苹果、梨花盛开,李花衰落。(12.5)
丁香、东北小苹果落花盛期,梨花落尽。(2.5)
出现"仆"
形 斑
羽 化 杏花初落,梨花初见,苹果现蕾。(24.5) 丁香、梨花盛开,榆叶梅始落花,杏叶初见。(13.5 ) 丁香、东北小苹果始落花,核桃、刺槐初展叶(5.5) 杨花满天飞,核桃叶全展。(0)
出 孔 榆叶梅落花盛期。(10.5) 东北小苹果落花盛期,梨落花末期(4) 东北小苹果全果,杨花满天舞,核桃叶全展。(0) 刺槐花盛开。
七、蛹到成虫羽化出孔的期距值
始盛期间为29天;高峰期间为26.5天;盛末期间为24.5天。